谏山创2016年特别访谈
前往地下室途中,终于迎来了人类和巨人的对决。我们的作者是如何看待再次回到希甘希纳的艾伦、三笠和阿尔敏三人呢?让我们和谏山老师谈谈他们的成长方向。
——故事终于到达了惊心动魄的希甘希纳决战!与连载之初对比,主角三人现在经验更加丰富了。
谏山:故事开始的时候,艾伦将愤怒作为他的原动力。他的愤怒主要来自他无法到城墙外去。当然,母亲的死以及其他的不公也是重要理由。他对这些压力的复仇心态激起了这种愤怒,这就是漫画刚开始所描绘的。
——如此说来,漫画第三卷中的艾伦——跟巨人战斗却仍然被人类怀疑——那时候仍然有着同样的愤怒吗?
谏山:实际上在那个场景中,我认为我将艾伦刻画得过于冷静了。那时艾伦不想连累三笠和阿尔敏,但是他也认识到他独自一个人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就在那时起,他越来越依赖阿尔敏。到了今天,我仍然在想,“啊,我该如何刻画那种情绪呢?”即使艾伦是那个推动故事情节的角色,阿尔敏通过某种仪式获得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个场景应该传达这种感觉。
——的确,那个场景就像成长的阀门,通过它,不单是艾伦获得了成长,阿尔敏也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呢。
谏山:虽然阿尔敏一直抱着“与艾伦和三笠永远在一起”的愿望,但他仍然时不时产生“我永远比不上这两个人”的自我怀疑。一方面,他怀疑自己是否“弱小而无用”,另一方面,他固执地否认这一点,说“肯定不是这样,对吧?”在保持这种态度的同时,他紧紧追随着艾伦和三笠。而当艾伦和三笠都依赖于阿尔敏的时候,那道阀门就打开了,这也让他对“大家永远在一起真是太棒了”的想法有了信心。然而,阿尔敏现在很可能内心涌动着自卑的情绪,所以他可能和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阿尔敏追赶艾伦和三笠的愿望会指引他的行动,导致他的道路可能偏离他的朋友?三笠还会像以前一样冷静吗?
谏山:对于三笠个人来说,无论如何,保护艾伦是最重要的,即使她必须秘密参与一些小任务。但是对于阿尔敏和其他人,她认为他们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对三笠来说,父母惨死的“成人仪式”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他们被杀时,她所信仰的世界完全崩溃了,三笠在这种情况下被唤醒——在这个过程中,她失去了所有的纯真。在那个时候,艾伦让她重新发现了新的价值,就像新生的小鸟第一次看到成熟的小鸟一样——那是一种憧憬和信任。于是,她发誓要跟着艾伦。然而,艾伦实际上比三笠更幼稚。作为他忠实的守护者,她有时也会想,“唉,真是个让人操心的孩子啊。”(笑)
——艾伦真的很调皮(笑),很固执,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追求什么。但是在漫画第四卷封堵城墙的时候,他一定已经长大了很多。
谏山:那时艾伦的心情……我希望在故事的后面部分能逐渐建立起这种情绪。他背负着“不要成为人类的累赘”的重担。他怀有焦虑,像是“我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怎样才能拯救人类?”。在这之前,艾伦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尽管他欠缺这种实力。然而,当他在关键时刻以巨人的身份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的时候,他却开始怀疑“我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漫画第8卷是艾伦的“成人礼”。从那以后,艾伦逐渐下了决心:“既然我获得了巨人之力,我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所以在第8卷中与女巨人的对抗是艾伦的成人仪式?
谏山:当他发现阿尼是女巨人后,艾伦并没有感到愤怒,而是感到不确定。他为什么不确定呢?在一个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把主人公引入某种困境是必须的。“我应该去和阿尼打吗?”——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主角有精神上的进步,不可能的选择必须加以说明。这也是艾伦自己也随着情节挣扎的原因。
——这就是谏山老师过去说“艾伦是剧情的奴隶”的原因吗?在漫画第六卷中,艾伦说“我想要同伴”——所以他想要的是能够理解和分享他的目标的人?
谏山:我该怎么说呢……(笑)在第6卷的时候,我其实是想要反少年漫。在少年漫这种类型中,总是会出现“伙伴”、“羁绊”、“胜利”的概念。但我想,即使有了这些,结果也不一定总是积极的。出于这种考虑,我画了第6卷的内容。
——这就是你设计的“哲学悖论”吗?但是在第十六卷,艾伦说,“让我再次相信我自己”,然后才救了他的战友……
谏山:在那种情况下,尽管看起来历史就要重演,但艾伦实际上没有选择的自由。即使这个决定带来了最坏的结果,那个时候的艾伦只能选择这条路。
——所以,虽然看起来艾伦有“为了他的战友们做出决定”的选项,但事实上却没有?在第十六卷不久以前,艾伦一直异常悲观,我都快受不了了。
谏山:当意识到他的父亲实际上是破坏墙内和平的罪魁祸首,他自己也阻碍了这种平静,艾伦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他相信“我的巨人身份是独特的”这一说法,但在了解了更多关于格里沙和他自己的情况后,艾伦才知道这不是真的。而且,他吃了自己的父亲这一事实也使他完全吓呆了。这时,他再也不能欺骗自己和他人了,他觉得“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
——那么,唯一真正从无尽的深渊中重生的人是希斯特里亚?
谏山:“我的整个生命,从开始到现在,完全取决于我父亲的决定。在这种绝望中,当艾伦目睹了有着相似经历的希斯特里亚将自己从雷斯的诅咒中解放出来时,他决定他也必须这样做。从此做的一切都为了自己——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艾伦。
——推翻王政篇中,艾尔文与利威尔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谏山:在美漫中,对冲突的描写与“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一理念联系在一起——这也适用于利威尔。如果他没有力量,他只是又一个不用承担责任的普通人。但是,他拥有巨大的力量,意味着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肯尼说:“每个人都被某种东西奴役着。”他问利威尔:“你是谁的奴隶?”利威尔也认识到,他被自己的力量所束缚,也被“我必须成为英雄”的责任所束缚……三笠也是如此。当阿克曼家族的成员献身于他们的主君时,他们能够释放出非凡的力量。
——嗯!?(震惊)这个情报甚至还没有被画出来!!所以三笠的主君是艾伦,按照同样的逻辑,肯尼的主君是乌利……
谏山:对利威尔来说,那个人就是艾尔文,他的存在超过了利威尔自己的存在。但这是因为阿克曼血统?我认为这可能是本能。
——所以……情况是这样的啊……(震惊)利威尔和大多数人保持距离,避免深入的关系——这也是因为出于他的力量的考虑?
谏山:这可能是因为他害怕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随时都可能被巨人吃掉的世界里,他总是避免与他人建立“家人”式的联系。
——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有他自己活了下来……是因为这些伤害,他才避免(那种关系)吗?但是这个利威尔……看起来他还是和他的新利威尔班建立起了某种亲密的关系……?
谏山:为了准确指出利威尔的变化,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其中之一是他发现了艾尔文的真实意图。当艾尔文知道拉卡哥村的居民变成了巨人时,他笑了,是吧?对艾尔文来说,他理解了一些事情,微笑是他心情的表露,“这跟我一直以来的猜测吻合。”但对利威尔来说,他们共同约定要“一起拯救人类”,所以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家伙的话……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笑)
——那一定很震惊(笑)。那么,利威尔接受艾尔文的真实意图了吗?
谏山:在第13卷中,利威尔很有可能是“他把这件事藏得太深了……”,可能已经放弃了对这件事的深入分析……在此之前,他从未真正认识到艾尔文的本质,而认为艾尔文的存在超越了他自己的存在。虽然利威尔在发现艾尔文孩童般的动机之后,仍然没有完全明白,但是他更倾向于“好吧,让我来帮你吧”的态度,而不是不信任艾尔文。但是在第十八卷中,当面对一个无论如何都想要指挥任务的艾尔文时,利威尔被逼得有点生气。他的那句“我相信你的判断”实际上也包含了“如果有任何事情发生,你将不得不自己承担责任。”在那之后不久,利威尔实际上用了一些暴力阻止了艾伦和让的争吵——这是他发泄对他们压抑已久的愤怒的方式。(笑)
——这对艾伦和让来说一定是一场灾难。(笑)然而,因为他能够对他们感到沮丧,这也意味着他觉得跟新利威尔班很亲近……?
谏山:面对不把他当作怪物的新利威尔班,我想利威尔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信任。利威尔无意中发现了艾尔文的真实意图,也忍受了与肯尼的离别。在这个时候,他无疑有一种失落感。我们可以说新利威尔班的成员弥补了他内心的空虚……这就是为什么在第十七卷,当希斯特里亚揍他的时候,利威尔会说,“你很努力。”和“你在这段时间做得很好。”——我想这就是他表达“谢谢”的方式吧。
——在那个镜头中,利威尔的微笑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场景!……与此同时,艾尔文正逐渐朝着“解开巨人之谜……”的梦想迈进。
谏山:艾尔文意识到了他之前没有承认的一部分梦想——那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安定的时光。话虽如此,艾尔文并不是那种会优先考虑自己梦想的人。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艾尔文是一个会在关键时刻放弃野心,做出最佳选择的人。他的角色与阿明非常相似——阿明也坚定地、生动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艾尔文的梦想肯定包含了一些个人目标。他的失言导致了父亲的死亡,但他对这一事件的发展有种种猜测。虽然他是被自己的梦想所激励,但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升到了调查兵团的最高领导,能够给下属下达无穷无尽的命令。在他的内心深处,对“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的诘问实际上造成了他的矛盾心理。所以当他对手下说“这一切是为了人类”的时候——他实际上觉得自己可能在撒谎。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内心的挣扎。
——如果我可以问,似乎在希甘希纳区决战中,艾伦和他的朋友们的梦想将会爆发,一些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谏山:在艾伦的脑海里,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例如,相较于阿尔敏对墙外的自然世界或者未知的传说充满了向往,艾伦心中只是充满着愤怒。因此,这种态度变得复杂起来——他的内心深处也在想,“我是不是脑袋空空?”但后来他了解到人类可以变成巨人。当他现存的信仰逐渐被摧毁时,他提出“保护自己怎么样?”这个新的标准,他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和行动。
——这是一个只有艾伦才会经历的困惑。三笠和阿尔敏的想法与之不同?
谏山:是的,这与接下来的章节有关。随着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三个人物将走向不同的方向。最终,在我的设想中,他们会互相对立。目前的章节可能预示着这种发展。
——那么,那么,艾伦和三笠也可能分开?!
谏山:三笠的成长可能包括与艾伦的分离。说到分离,我的意思是她可能会变回童年时的那个普通女孩,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读者的有趣想法。人们会说男性漫画家倾向于拒绝“命运”。与此相反,女性漫画家的作品则倾向于赞同“命运”。“你遇到了你的他/她。”你说,“这就是命运!”,然后你就接受了你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决定好的事实。那些干扰你平静生活的人被描绘成恶棍。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漫画家,但是以我作为一个男性漫画家的立场,我认为如果三笠的一生只有和艾伦在一起这一个内容,会很可怜的。然而,对于三笠来说,和艾伦永远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综上所述,如果我要画出艾伦和三笠的分离,我觉得我的描绘可能不会让读者满意,因为三笠将不得不承受夹在艾伦和阿尔敏中间的压力。虽然她可以同情理解阿尔敏,阿尔敏从“普世主义”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她也有可能不能放任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艾伦离开。【注:谏山用日语中“普世主义”(globalism)的片假名来形容阿尔敏。他的意思可能是阿尔敏拥抱世界,对宇宙中的一切都很好奇,而艾伦相比之下更“以自我为中心”。】
——那么,克服因他人改变而产生的困难,这对艾伦是否也是一种考验呢?
谏山:我的编辑川窪慎太郎曾问我,“主角的敌人是谁?”“老实说,在慎太郎先生寻求答案之前,我并没有想太多这个问题。在电影《星球大战》中,主角卢克在对手达斯·维达身上有一个对手,一个与卢克的自我形象相对应的对手——他不能变成达斯·维达。路加克服了许多困难,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在《进击的巨人》中,艾伦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东西。像是阿尼这样的角色,或者是他一直想要避免的自己的阴暗面。然而,在目前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这样的障碍需要他去克服。随着漫画的发展,我想画出艾伦发现他需要克服的存在的过程。
——在过去,你说艾伦是最难理解的角色。当艾伦发现他应该做什么,你会改变你对他的印象吗?
谏山:嗯……我最近注意到也许艾伦很接近我自己。《进击的巨人》已经成长为一部比我最初设想的影响更大的作品……艾伦接受了智慧巨人的力量,并被它迷惑了,也许就像我被《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迷惑了一样……也许我不能理解艾伦,只是因为我自己是最难理解的。在连载的早期,我甚至在吃饭的时候还在一边画漫画。我真的认为我无法完成这部漫画。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对这种想法的反抗。这完全就像艾伦一样。(笑)虽然和艾伦相比,我是自由的存在,而他是故事的奴隶,但我确实认为有时我被拴在了《进击的巨人》上。
——抵抗和反抗仍然是你现在画漫画的主要动力吗?
谏山:在我心中,我想知道我是否能完成《进击的巨人》。这是我感受到艾伦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从来没有预料到,我要为这样一个宏大的故事负责,每当我质疑我是否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时,我实际上认为即使无法完成也完全没关系。这是我内心与艾伦的冲突。
——当你完成《进击的巨人》的那一刻,将是你摆脱这沉重压力的那一刻!你仍在继续画你最初计划的故事吗?
谏山:从我开始连载时起,我就在向我的最初计划的结局平稳地前进。另一方面,在《进击的巨人OUTSIDE攻》,有一个“幻想的第1话”的分镜,里面艾伦的台词被抹去了,对吧?我现在就把这句话说出来——“我吃了我爸爸。”现在可以谈谈这个了,因为我最终在15-17卷的漫画中画了它。(笑)
——什么?!你早在那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这个情节?!(惊讶)
谏山:是的。(笑)所以就像我说的,我正坚定不移地朝着我计划好的结局前进,就像我刚开始连载的时候一样。然而,尽管我对我想要画的场景和结局有一个设想,但到达那里需要多少时间……这是我非常不清楚的。它似乎很遥远,但也很接近……但如果故事变得冗长乏味,它会破坏节奏,进而破坏故事情节。所以我想舒舒服服地完成这个连载,把自己从负担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阿尔敏了,什么都能干!!
——故事终于到达了惊心动魄的希甘希纳决战!与连载之初对比,主角三人现在经验更加丰富了。
谏山:故事开始的时候,艾伦将愤怒作为他的原动力。他的愤怒主要来自他无法到城墙外去。当然,母亲的死以及其他的不公也是重要理由。他对这些压力的复仇心态激起了这种愤怒,这就是漫画刚开始所描绘的。
——如此说来,漫画第三卷中的艾伦——跟巨人战斗却仍然被人类怀疑——那时候仍然有着同样的愤怒吗?
谏山:实际上在那个场景中,我认为我将艾伦刻画得过于冷静了。那时艾伦不想连累三笠和阿尔敏,但是他也认识到他独自一个人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就在那时起,他越来越依赖阿尔敏。到了今天,我仍然在想,“啊,我该如何刻画那种情绪呢?”即使艾伦是那个推动故事情节的角色,阿尔敏通过某种仪式获得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个场景应该传达这种感觉。
——的确,那个场景就像成长的阀门,通过它,不单是艾伦获得了成长,阿尔敏也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呢。
谏山:虽然阿尔敏一直抱着“与艾伦和三笠永远在一起”的愿望,但他仍然时不时产生“我永远比不上这两个人”的自我怀疑。一方面,他怀疑自己是否“弱小而无用”,另一方面,他固执地否认这一点,说“肯定不是这样,对吧?”在保持这种态度的同时,他紧紧追随着艾伦和三笠。而当艾伦和三笠都依赖于阿尔敏的时候,那道阀门就打开了,这也让他对“大家永远在一起真是太棒了”的想法有了信心。然而,阿尔敏现在很可能内心涌动着自卑的情绪,所以他可能和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阿尔敏追赶艾伦和三笠的愿望会指引他的行动,导致他的道路可能偏离他的朋友?三笠还会像以前一样冷静吗?
谏山:对于三笠个人来说,无论如何,保护艾伦是最重要的,即使她必须秘密参与一些小任务。但是对于阿尔敏和其他人,她认为他们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对三笠来说,父母惨死的“成人仪式”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他们被杀时,她所信仰的世界完全崩溃了,三笠在这种情况下被唤醒——在这个过程中,她失去了所有的纯真。在那个时候,艾伦让她重新发现了新的价值,就像新生的小鸟第一次看到成熟的小鸟一样——那是一种憧憬和信任。于是,她发誓要跟着艾伦。然而,艾伦实际上比三笠更幼稚。作为他忠实的守护者,她有时也会想,“唉,真是个让人操心的孩子啊。”(笑)
——艾伦真的很调皮(笑),很固执,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追求什么。但是在漫画第四卷封堵城墙的时候,他一定已经长大了很多。
谏山:那时艾伦的心情……我希望在故事的后面部分能逐渐建立起这种情绪。他背负着“不要成为人类的累赘”的重担。他怀有焦虑,像是“我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怎样才能拯救人类?”。在这之前,艾伦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尽管他欠缺这种实力。然而,当他在关键时刻以巨人的身份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的时候,他却开始怀疑“我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漫画第8卷是艾伦的“成人礼”。从那以后,艾伦逐渐下了决心:“既然我获得了巨人之力,我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所以在第8卷中与女巨人的对抗是艾伦的成人仪式?
谏山:当他发现阿尼是女巨人后,艾伦并没有感到愤怒,而是感到不确定。他为什么不确定呢?在一个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把主人公引入某种困境是必须的。“我应该去和阿尼打吗?”——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主角有精神上的进步,不可能的选择必须加以说明。这也是艾伦自己也随着情节挣扎的原因。
——这就是谏山老师过去说“艾伦是剧情的奴隶”的原因吗?在漫画第六卷中,艾伦说“我想要同伴”——所以他想要的是能够理解和分享他的目标的人?
谏山:我该怎么说呢……(笑)在第6卷的时候,我其实是想要反少年漫。在少年漫这种类型中,总是会出现“伙伴”、“羁绊”、“胜利”的概念。但我想,即使有了这些,结果也不一定总是积极的。出于这种考虑,我画了第6卷的内容。
——这就是你设计的“哲学悖论”吗?但是在第十六卷,艾伦说,“让我再次相信我自己”,然后才救了他的战友……
谏山:在那种情况下,尽管看起来历史就要重演,但艾伦实际上没有选择的自由。即使这个决定带来了最坏的结果,那个时候的艾伦只能选择这条路。
——所以,虽然看起来艾伦有“为了他的战友们做出决定”的选项,但事实上却没有?在第十六卷不久以前,艾伦一直异常悲观,我都快受不了了。
谏山:当意识到他的父亲实际上是破坏墙内和平的罪魁祸首,他自己也阻碍了这种平静,艾伦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此之前,他相信“我的巨人身份是独特的”这一说法,但在了解了更多关于格里沙和他自己的情况后,艾伦才知道这不是真的。而且,他吃了自己的父亲这一事实也使他完全吓呆了。这时,他再也不能欺骗自己和他人了,他觉得“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
——那么,唯一真正从无尽的深渊中重生的人是希斯特里亚?
谏山:“我的整个生命,从开始到现在,完全取决于我父亲的决定。在这种绝望中,当艾伦目睹了有着相似经历的希斯特里亚将自己从雷斯的诅咒中解放出来时,他决定他也必须这样做。从此做的一切都为了自己——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艾伦。
——推翻王政篇中,艾尔文与利威尔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谏山:在美漫中,对冲突的描写与“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一理念联系在一起——这也适用于利威尔。如果他没有力量,他只是又一个不用承担责任的普通人。但是,他拥有巨大的力量,意味着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肯尼说:“每个人都被某种东西奴役着。”他问利威尔:“你是谁的奴隶?”利威尔也认识到,他被自己的力量所束缚,也被“我必须成为英雄”的责任所束缚……三笠也是如此。当阿克曼家族的成员献身于他们的主君时,他们能够释放出非凡的力量。
——嗯!?(震惊)这个情报甚至还没有被画出来!!所以三笠的主君是艾伦,按照同样的逻辑,肯尼的主君是乌利……
谏山:对利威尔来说,那个人就是艾尔文,他的存在超过了利威尔自己的存在。但这是因为阿克曼血统?我认为这可能是本能。
——所以……情况是这样的啊……(震惊)利威尔和大多数人保持距离,避免深入的关系——这也是因为出于他的力量的考虑?
谏山:这可能是因为他害怕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随时都可能被巨人吃掉的世界里,他总是避免与他人建立“家人”式的联系。
——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有他自己活了下来……是因为这些伤害,他才避免(那种关系)吗?但是这个利威尔……看起来他还是和他的新利威尔班建立起了某种亲密的关系……?
谏山:为了准确指出利威尔的变化,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其中之一是他发现了艾尔文的真实意图。当艾尔文知道拉卡哥村的居民变成了巨人时,他笑了,是吧?对艾尔文来说,他理解了一些事情,微笑是他心情的表露,“这跟我一直以来的猜测吻合。”但对利威尔来说,他们共同约定要“一起拯救人类”,所以他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家伙的话……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笑)
——那一定很震惊(笑)。那么,利威尔接受艾尔文的真实意图了吗?
谏山:在第13卷中,利威尔很有可能是“他把这件事藏得太深了……”,可能已经放弃了对这件事的深入分析……在此之前,他从未真正认识到艾尔文的本质,而认为艾尔文的存在超越了他自己的存在。虽然利威尔在发现艾尔文孩童般的动机之后,仍然没有完全明白,但是他更倾向于“好吧,让我来帮你吧”的态度,而不是不信任艾尔文。但是在第十八卷中,当面对一个无论如何都想要指挥任务的艾尔文时,利威尔被逼得有点生气。他的那句“我相信你的判断”实际上也包含了“如果有任何事情发生,你将不得不自己承担责任。”在那之后不久,利威尔实际上用了一些暴力阻止了艾伦和让的争吵——这是他发泄对他们压抑已久的愤怒的方式。(笑)
——这对艾伦和让来说一定是一场灾难。(笑)然而,因为他能够对他们感到沮丧,这也意味着他觉得跟新利威尔班很亲近……?
谏山:面对不把他当作怪物的新利威尔班,我想利威尔感受到了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信任。利威尔无意中发现了艾尔文的真实意图,也忍受了与肯尼的离别。在这个时候,他无疑有一种失落感。我们可以说新利威尔班的成员弥补了他内心的空虚……这就是为什么在第十七卷,当希斯特里亚揍他的时候,利威尔会说,“你很努力。”和“你在这段时间做得很好。”——我想这就是他表达“谢谢”的方式吧。
——在那个镜头中,利威尔的微笑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场景!……与此同时,艾尔文正逐渐朝着“解开巨人之谜……”的梦想迈进。
谏山:艾尔文意识到了他之前没有承认的一部分梦想——那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安定的时光。话虽如此,艾尔文并不是那种会优先考虑自己梦想的人。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艾尔文是一个会在关键时刻放弃野心,做出最佳选择的人。他的角色与阿明非常相似——阿明也坚定地、生动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艾尔文的梦想肯定包含了一些个人目标。他的失言导致了父亲的死亡,但他对这一事件的发展有种种猜测。虽然他是被自己的梦想所激励,但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升到了调查兵团的最高领导,能够给下属下达无穷无尽的命令。在他的内心深处,对“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的诘问实际上造成了他的矛盾心理。所以当他对手下说“这一切是为了人类”的时候——他实际上觉得自己可能在撒谎。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内心的挣扎。
——如果我可以问,似乎在希甘希纳区决战中,艾伦和他的朋友们的梦想将会爆发,一些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谏山:在艾伦的脑海里,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例如,相较于阿尔敏对墙外的自然世界或者未知的传说充满了向往,艾伦心中只是充满着愤怒。因此,这种态度变得复杂起来——他的内心深处也在想,“我是不是脑袋空空?”但后来他了解到人类可以变成巨人。当他现存的信仰逐渐被摧毁时,他提出“保护自己怎么样?”这个新的标准,他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和行动。
——这是一个只有艾伦才会经历的困惑。三笠和阿尔敏的想法与之不同?
谏山:是的,这与接下来的章节有关。随着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三个人物将走向不同的方向。最终,在我的设想中,他们会互相对立。目前的章节可能预示着这种发展。
——那么,那么,艾伦和三笠也可能分开?!
谏山:三笠的成长可能包括与艾伦的分离。说到分离,我的意思是她可能会变回童年时的那个普通女孩,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读者的有趣想法。人们会说男性漫画家倾向于拒绝“命运”。与此相反,女性漫画家的作品则倾向于赞同“命运”。“你遇到了你的他/她。”你说,“这就是命运!”,然后你就接受了你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决定好的事实。那些干扰你平静生活的人被描绘成恶棍。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漫画家,但是以我作为一个男性漫画家的立场,我认为如果三笠的一生只有和艾伦在一起这一个内容,会很可怜的。然而,对于三笠来说,和艾伦永远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综上所述,如果我要画出艾伦和三笠的分离,我觉得我的描绘可能不会让读者满意,因为三笠将不得不承受夹在艾伦和阿尔敏中间的压力。虽然她可以同情理解阿尔敏,阿尔敏从“普世主义”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她也有可能不能放任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艾伦离开。【注:谏山用日语中“普世主义”(globalism)的片假名来形容阿尔敏。他的意思可能是阿尔敏拥抱世界,对宇宙中的一切都很好奇,而艾伦相比之下更“以自我为中心”。】
——那么,克服因他人改变而产生的困难,这对艾伦是否也是一种考验呢?
谏山:我的编辑川窪慎太郎曾问我,“主角的敌人是谁?”“老实说,在慎太郎先生寻求答案之前,我并没有想太多这个问题。在电影《星球大战》中,主角卢克在对手达斯·维达身上有一个对手,一个与卢克的自我形象相对应的对手——他不能变成达斯·维达。路加克服了许多困难,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在《进击的巨人》中,艾伦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东西。像是阿尼这样的角色,或者是他一直想要避免的自己的阴暗面。然而,在目前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这样的障碍需要他去克服。随着漫画的发展,我想画出艾伦发现他需要克服的存在的过程。
——在过去,你说艾伦是最难理解的角色。当艾伦发现他应该做什么,你会改变你对他的印象吗?
谏山:嗯……我最近注意到也许艾伦很接近我自己。《进击的巨人》已经成长为一部比我最初设想的影响更大的作品……艾伦接受了智慧巨人的力量,并被它迷惑了,也许就像我被《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迷惑了一样……也许我不能理解艾伦,只是因为我自己是最难理解的。在连载的早期,我甚至在吃饭的时候还在一边画漫画。我真的认为我无法完成这部漫画。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对这种想法的反抗。这完全就像艾伦一样。(笑)虽然和艾伦相比,我是自由的存在,而他是故事的奴隶,但我确实认为有时我被拴在了《进击的巨人》上。
——抵抗和反抗仍然是你现在画漫画的主要动力吗?
谏山:在我心中,我想知道我是否能完成《进击的巨人》。这是我感受到艾伦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从来没有预料到,我要为这样一个宏大的故事负责,每当我质疑我是否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时,我实际上认为即使无法完成也完全没关系。这是我内心与艾伦的冲突。
——当你完成《进击的巨人》的那一刻,将是你摆脱这沉重压力的那一刻!你仍在继续画你最初计划的故事吗?
谏山:从我开始连载时起,我就在向我的最初计划的结局平稳地前进。另一方面,在《进击的巨人OUTSIDE攻》,有一个“幻想的第1话”的分镜,里面艾伦的台词被抹去了,对吧?我现在就把这句话说出来——“我吃了我爸爸。”现在可以谈谈这个了,因为我最终在15-17卷的漫画中画了它。(笑)
——什么?!你早在那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这个情节?!(惊讶)
谏山:是的。(笑)所以就像我说的,我正坚定不移地朝着我计划好的结局前进,就像我刚开始连载的时候一样。然而,尽管我对我想要画的场景和结局有一个设想,但到达那里需要多少时间……这是我非常不清楚的。它似乎很遥远,但也很接近……但如果故事变得冗长乏味,它会破坏节奏,进而破坏故事情节。所以我想舒舒服服地完成这个连载,把自己从负担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阿尔敏了,什么都能干!!
评论
发表评论